各位领导◈ღ✿、各位先生◈ღ✿,大家下午好◈ღ✿!今天是周六◈ღ✿,对大家能够来听我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汇报感到非常高兴◈ღ✿,我也希望为大家带来一股新风◈ღ✿。
报告有如下内容◈ღ✿:一是人力资源强国基本理论◈ღ✿,二是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现状◈ღ✿,三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构想◈ღ✿,四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和建议◈ღ✿。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2010年曾经做过的人力资源发展报告◈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公开发表◈ღ✿。2012年为了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又做了第二轮的评价◈ღ✿,这轮评价结果应该说是超出预期◈ღ✿。总体来讲◈ღ✿,我们提前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的许多目标◈ღ✿,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由原来的对发达国家的战略追赶◈ღ✿,到现在实现了部分赶超◈ღ✿,我们在有些方面对部分发达国家实现了赶超◈ღ✿。这时候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力资源建设◈ღ✿、如何构建2030年之前人力资源强国整体思路和整体框架◈ღ✿,这是我今天报告的主要内容◈ღ✿。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ღ✿,对外也称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ღ✿,2016年正好是其成立30周年◈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是郝克明◈ღ✿,她在学界很有影响◈ღ✿,对研究中心的成立◈ღ✿、组建以及成果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ღ✿。研究中心几乎参与了教育部所有有关规划纲要的起草和研究◈ღ✿。我本人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工作◈ღ✿,参与了“九五”一直到“十三五”教育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ღ✿。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ღ✿。块头大不等于强◈ღ✿,体重大不等于壮◈ღ✿,有时是虚胖◈ღ✿。我觉得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很多阶段性特点◈ღ✿。
在“十三五”规划制定初期◈ღ✿,中央财经委员会要求教育部提供一个研究报告◈ღ✿,我也直接参与了这个研究报告的撰写k8凯发◈ღ✿,报告题目是“投入于人◈ღ✿:新常态大逻辑的战略起点”◈ღ✿,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我国经济已经坚持了30年9%◈ღ✿、10%的增长速度◈ღ✿,现在面临着新的发展理念◈ღ✿、经济增长下行◈ღ✿、产业结构调整◈ღ✿、投资回报下降◈ღ✿、中等国家陷阱等一系列的新形势◈ღ✿、新任务◈ღ✿,因此我们提出一定要把人力资源中人的开发放在首位◈ღ✿。
在分析的时候我们这样界定◈ღ✿,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的一个概念◈ღ✿。西方国家有人力资源◈ღ✿、人力资本的概念◈ღ✿,但是没有“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概念◈ღ✿,而且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基本的框架◈ღ✿。
人力资源强国涵盖四个方面◈ღ✿:一是总量丰富◈ღ✿,二个是开发充分◈ღ✿,三是结构合理◈ღ✿,四是效益得到充分发挥◈ღ✿,这种情况下国家人力资源水平才能达到强国水平◈ღ✿。“强”一方面是形容一个国家实力很强◈ღ✿,另一方面是指人力资源开发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ღ✿。
在研究中我们也体会到◈ღ✿,人们学习西方◈ღ✿、学习现代的很多◈ღ✿,但是对中国古代的挖掘特别少◈ღ✿。唐朝李筌在《太白阴经》中说过◈ღ✿:“国愚则智可以强国◈ღ✿,国智则力可以强人◈ღ✿。”把智强和力强合在一起◈ღ✿,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不仅人力资源要强◈ღ✿,而且智力也要强公交车多人运动◈ღ✿,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ღ✿。这基本奠定了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ღ✿,就是从智力强大到体力和人力的强大◈ღ✿。
当然◈ღ✿,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强国理论基本来自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观念◈ღ✿:一个是人的再生产◈ღ✿,另一个是物的再生产◈ღ✿。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ღ✿,中国发挥人力资源潜力◈ღ✿、发挥人的再生产能推动作用◈ღ✿,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ღ✿,所以人的再生产在一定时期促进和制约着物的再生产水平和质量◈ღ✿。发达国家在过去20年的经验也充分证明◈ღ✿,人力资源开发或者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ღ✿。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上升为第一资源◈ღ✿,它和自然资源不一样◈ღ✿,有内生性◈ღ✿、可持续性◈ღ✿、可再生性◈ღ✿,这一点是其他自然资源所不具备的◈ღ✿,因此也是我国最应该开发和持续拥有的强大资源◈ღ✿。
美国学者舒尔茨指出◈ღ✿,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ღ✿。在经济增长中◈ღ✿,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ღ✿。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ღ✿,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动力◈ღ✿。人力价格应该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ღ✿,要按照人力资源禀赋(数量◈ღ✿、质量◈ღ✿、品质与效率)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ღ✿。
我们已经增长4%以上◈ღ✿,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ღ✿,我们原来始终停留在2%◈ღ✿、3%◈ღ✿,发达国家已经几十年都坚持5%以上的投入◈ღ✿,所以我们在历史上落后很多◈ღ✿,后面有些数据都会说明这个问题◈ღ✿。一个社会◈ღ✿、一个国家◈ღ✿、一个组织公交车多人运动◈ღ✿、一个企业k8凯发◈ღ✿,要按照人力资源的禀赋◈ღ✿,按照人对组织的智力贡献◈ღ✿、体力贡献的数量◈ღ✿、质量◈ღ✿、品质◈ღ✿、效率进行分配◈ღ✿,目前我们劳动力人口◈ღ✿、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正是这些◈ღ✿。2016年教育数据表明◈ღ✿,在普及水平上我国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之上◈ღ✿,但历史欠账多◈ღ✿,人力资源存量不足◈ღ✿。
人力资源开发分为四个阶段◈ღ✿:第一◈ღ✿,低层次开发◈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8年以下◈ღ✿,也就是说他连中学都没有毕业◈ღ✿。第二◈ღ✿,中层次开发◈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8~10年◈ღ✿。第三◈ღ✿,中高层次开发◈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0~12年◈ღ✿。第四◈ღ✿,高层次开发◈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2年以上◈ღ✿。美国◈ღ✿、德国◈ღ✿、法国等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ღ✿,而其他国家还没有达到◈ღ✿,我国现在是9.7年公交车多人运动◈ღ✿、9.8年◈ღ✿。
人口学上还有一个理论叫“人口红利”理论◈ღ✿,第一次人口红利是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的◈ღ✿,是以劳动力数量为主的◈ღ✿,我国是8~10年是第一次人口红利◈ღ✿,现在基本是人口红利的下端◈ღ✿,正进入人口红利的混合过渡时期◈ღ✿,未来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甚至12年的时候◈ღ✿,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将会来临◈ღ✿。因此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矛盾◈ღ✿。人力资源开发达到较高层次的时候◈ღ✿,也就是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后◈ღ✿,人力资源开发会对经济◈ღ✿、社会的发展带来利益◈ღ✿、带来红利◈ღ✿。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区别和联系如下◈ღ✿:第一◈ღ✿,人力资源=15岁人口数×人均受教育年限◈ღ✿,比如说我们15岁以上的人口有5亿◈ღ✿,再乘以人均受教育年限9◈ღ✿;而人才资源指的是数量◈ღ✿,是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数◈ღ✿,现在有个非常可喜的数据◈ღ✿,就是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数已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ღ✿,我们现在是1.35亿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ღ✿。第二◈ღ✿,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ღ✿;而人才资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ღ✿,起推动作用◈ღ✿。第三◈ღ✿,人力资源为国家安全◈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支撑◈ღ✿;而人才资源为知识创新◈ღ✿、产业创新◈ღ✿、技术创新提供动力◈ღ✿。二者之间相互联系◈ღ✿,但是它们发挥的作用不完全一样◈ღ✿。第四◈ღ✿,人力资源既有正向性也有负向性◈ღ✿,如果开发不好就会出现一些负◈ღ✿,面作用—— 低素质的人口大量聚集◈ღ✿,起不到人力资源的正向作用◈ღ✿。
我们总结了中国面临的五重红利◈ღ✿,即人口红利◈ღ✿、改革红利◈ღ✿、第二次人口红利◈ღ✿、理想红利◈ღ✿、民主红利◈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失去最多的是什么?是理想◈ღ✿。如果能够让中国人重新拥有理想◈ღ✿,实现中国人整体民主的理想回归◈ღ✿,会给国家安全◈ღ✿、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战略利益◈ღ✿,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的民主◈ღ✿。当民主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ღ✿,我们实现的民主很可能高于资本主义民主◈ღ✿。我们正在进入五重红利的第三重◈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国家公民和高素质的劳动者◈ღ✿,其他红利都很难兑现◈ღ✿。
我们特别强调的教育强国◈ღ✿,应该包括学术强国和技能强国◈ღ✿。过去我们强调学术强国◈ღ✿,要考上北京大学◈ღ✿、清华大学◈ღ✿,但实际上应该强调技能强国◈ღ✿,强调为制造业强国提供了多少符合国际标准的劳动者◈ღ✿。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和英国◈ღ✿、美国◈ღ✿、德国◈ღ✿、日本◈ღ✿,甚至印度的差距很大◈ღ✿,印度的教育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提出◈ღ✿,要为各个国家提供与外国企业直接接轨的人才◈ღ✿。中国现在的毕业生很多在国内就业都困难◈ღ✿,更别说与国际接轨了◈ღ✿。所以◈ღ✿,技能强国方面我们有很重的任务◈ღ✿,中国往往是重道而轻术◈ღ✿,把技能看得低人一等◈ღ✿。
21世纪被视为亚太世纪◈ღ✿,也是中国世纪◈ღ✿。在中国世纪到来之前◈ღ✿,我们现在面临一系列问题◈ღ✿,但是这些都是过程中的◈ღ✿,我们坚信大国之间不会发生核战争◈ღ✿。所以◈ღ✿,核心目标是要把中国建成世界级的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ღ✿。
2015年◈ღ✿,我们根据第一轮人力资源强国研究情况◈ღ✿,总结了四个方面八项指标◈ღ✿,即人力资源开发的数量和结构◈ღ✿、人力资源开发质量◈ღ✿、人力资源开发能力◈ღ✿、人力资源开发贡献◈ღ✿,如下图所示◈ღ✿。
2012年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前十位是◈ღ✿:美国◈ღ✿、日本◈ღ✿、德国◈ღ✿、英国◈ღ✿、韩国◈ღ✿、法国◈ღ✿、澳大利亚◈ღ✿、丹麦◈ღ✿、荷兰◈ღ✿、挪威◈ღ✿。之后是新西兰◈ღ✿、瑞典◈ღ✿、俄罗斯◈ღ✿、中国◈ღ✿。中国从2000年的第31位◈ღ✿,2005年的第25位◈ღ✿,2010年的第23位◈ღ✿,到2012年的第14位◈ღ✿。可见◈ღ✿,中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指日可待◈ღ✿。
如上表所示◈ღ✿,2012年中国排名已超过西班牙◈ღ✿、芬兰◈ღ✿、奥地利◈ღ✿、瑞士◈ღ✿、比利时◈ღ✿、意大利◈ღ✿,中国很大的优势是矢志不移坚定一个方向◈ღ✿,从毛泽东时期开始超英赶美◈ღ✿,我们经济上已经超越了英国◈ღ✿,但是文化实力◈ღ✿、教育实力上跟它还有差距◈ღ✿。
我们把人力资源分为四类国家◈ღ✿:第一类是人力资源弱国◈ღ✿,是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在69分以下的国家◈ღ✿;第二类是中等国◈ღ✿,其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在70~74分◈ღ✿;第三类是人力资源大国◈ღ✿,其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在75~80分◈ღ✿;第四类是人力资源强国◈ღ✿,其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高于80分◈ღ✿。中国处在第14位◈ღ✿。
整体评价有这样一些重要结论◈ღ✿:第一◈ღ✿,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上占有相对优势◈ღ✿,前10年◈ღ✿、前5年绝对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ღ✿,它对我们来说只是具有相对优势凯发k8官网◈ღ✿。◈ღ✿,特别是美国对我们来说还有绝对优势◈ღ✿,其他发达国家只有相对优势了◈ღ✿。发达国家的排名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ღ✿,原来它是作为一个组团排在第一位◈ღ✿,而现在有很多被拉下来了◈ღ✿,排在第二梯队◈ღ✿。俄罗斯◈ღ✿、中国等慢慢都要靠近第一团队◈ღ✿。第二◈ღ✿,中国超越部分发达国家◈ღ✿,正在跨越人力资源强国的门槛◈ღ✿。第三◈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与问题◈ღ✿。第四◈ღ✿,中国成为最有可能跻身人力资源强国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ღ✿,这点非常重要◈ღ✿,俄罗斯等其他国家都是准发达国家或者转型国家◈ღ✿,而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发展中国家◈ღ✿。
从下图可以看出◈ღ✿,2000~2012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提升最快的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土耳其◈ღ✿,都提升了13位◈ღ✿。土耳其最近在政治上◈ღ✿、军事上发生很大的变化◈ღ✿,它想在地缘政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ღ✿。经分析发现◈ღ✿,中国从2000年第31位一直到2012年第14位◈ღ✿,提升速度很快◈ღ✿。
我们说相对于发达国家◈ღ✿,中国在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上已经具备了相对优势◈ღ✿,依据是什么?发达国家在2010年共有8.05亿人◈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1.03年◈ღ✿,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是6.6亿人◈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80%多◈ღ✿,2015年有7.7亿城镇人口◈ღ✿,相当于发达国家总人口的90%多◈ღ✿,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2.29年◈ღ✿。也就是说◈ღ✿,中国城镇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ღ✿。高于发达国家整体人均受教育年限◈ღ✿。中国博士◈ღ✿、硕士◈ღ✿、本科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占有明显优势◈ღ✿。
2000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贡献能力最明显◈ღ✿,投入不是太多◈ღ✿,但是产出很大◈ღ✿,2000年是第20位◈ღ✿,2005年是第8位◈ღ✿,2010年是第5位◈ღ✿,2012年进入第4位◈ღ✿。我们的专利申请量排在很前的位置上◈ღ✿。在劳动力的物质贡献上◈ღ✿,中国从2000年的第24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8位◈ღ✿;在劳动力的知识贡献上◈ღ✿,中国从2000年的第1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4位◈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交车多人运动◈ღ✿。
第一◈ღ✿,存量不足◈ღ✿。文盲还有5400万人◈ღ✿,低层次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60%~70%◈ღ✿,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ღ✿,而中国2015年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ღ✿,时间差距是非常大的◈ღ✿。而且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方面◈ღ✿,中国与排在第一名的丹麦相比◈ღ✿,只相当于它的60%◈ღ✿,我们最好的水平是4.28◈ღ✿。
第二◈ღ✿,能力不强◈ღ✿。人力资源四项评价指标中有两项是比较好的◈ღ✿,一项是数量◈ღ✿,另一项是贡献公交车多人运动◈ღ✿,但是在开发质量和开发能力方面分别排在25位和48位◈ღ✿,在50个国家当中我们排在第48位◈ღ✿,是非常低的◈ღ✿,只和埃及◈ღ✿、哈萨克斯坦k8com凯发◈ღ✿,◈ღ✿、印度◈ღ✿、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排在一起◈ღ✿。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以及投入方面◈ღ✿,包括个人投入◈ღ✿、家庭的投入◈ღ✿、国家的投入等方面◈ღ✿,我们差得非常多◈ღ✿。
第三◈ღ✿,投入有限◈ღ✿。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排在第40位◈ღ✿,公共卫生支出占GDP比例排在第46位◈ღ✿,都是排在很后面的◈ღ✿,所以我们怎么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是未来的战略◈ღ✿,有没有决心◈ღ✿、有没有意志◈ღ✿、有没有胆量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ღ✿,这对政治家而言是一个考验◈ღ✿。
第四◈ღ✿,质量不高◈ღ✿。2000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指数排在第30位◈ღ✿,2012年排在第27位◈ღ✿,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仍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ღ✿,没有实现向质量开发为主的战略转变◈ღ✿,长此以往会给中国经济◈ღ✿、社会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隐忧◈ღ✿。所以◈ღ✿,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难以支撑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ღ✿,必须有危机感◈ღ✿。总的来说◈ღ✿,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有高水平的投入◈ღ✿。
还有一个问题◈ღ✿,就是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空间很大◈ღ✿。我们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差距◈ღ✿,发现中国人均教育经费在2000年是27美元◈ღ✿,到2012年是247美元◈ღ✿,提高了8倍◈ღ✿。但是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相当于挪威的1/26◈ღ✿,相当于美国的1/10◈ღ✿。其中美国是连续的投入◈ღ✿,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ღ✿,1971年普及了高中教育◈ღ✿,我们现在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了40%◈ღ✿,预计到2020年达到50%◈ღ✿,与美国的1971年相比晚了50年◈ღ✿。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是历史性的差距◈ღ✿,必须靠时间来弥补◈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战略性的挑战◈ღ✿,未来肯定是这三个板块◈ღ✿:亚洲板块◈ღ✿、美洲板块◈ღ✿、欧洲板块◈ღ✿,无论是政治◈ღ✿、经济◈ღ✿、军事k8凯发◈ღ✿、外交还是人力资源开发◈ღ✿,教育都是这三大板块的核心支撑◈ღ✿。中国要在这三大板块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或占据特殊位置的话◈ღ✿,人力资源开发必不可少◈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发展性挑战◈ღ✿。普华永道公司预测◈ღ✿,中国2050年前成为GDP最大的国家◈ღ✿,到2050年GDP约占世界的20%◈ღ✿,美国和印度占14%◈ღ✿,欧洲占12%◈ღ✿。中国真正成为第一大国◈ღ✿,而第一大国靠什么支撑和实现目标?人力资源的开发很重要◈ღ✿。除此之外◈ღ✿,制造业大国的三个目标◈ღ✿: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ღ✿,203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ღ✿,最后两个百年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强国◈ღ✿,这些都需要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与之相配合◈ღ✿。
从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历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ღ✿,美国在1971年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ღ✿,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ღ✿。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是用26年的时间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ღ✿,而中国仅用18年的时间◈ღ✿。
所以总的人力资源和教育开发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我们的发展不好◈ღ✿,我们的发展已经很好很快了◈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ღ✿。就像一个人成长很快◈ღ✿,但是他仍然不能担任领导◈ღ✿,跟目标的差距是存在的◈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ღ✿,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说◈ღ✿:“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两个并驾齐驱和相互作用的革命◈ღ✿: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延续与发展中国家令人瞩目的发展模式◈ღ✿。”现在对中国自身经验和发展模式的总结有很多◈ღ✿,但是没有一部站在世界角度说服国内外学者的权威著作◈ღ✿。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中国的学校◈ღ✿,发展中国学校的教育◈ღ✿,建立人力资源开发◈ღ✿,用我们最伟大的力量来应对世界的发展◈ღ✿。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设想◈ღ✿,我正在出版一本书◈ღ✿,书名是《迈向人力资源强国2030中国教育》◈ღ✿,对英国◈ღ✿、美国◈ღ✿、印度2030年的教育进行了研究◈ღ✿,对于中国2030年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战略和对策进行了研究◈ღ✿。
英国在2014年已经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ღ✿,在发达国家中◈ღ✿,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ღ✿,尽管美国的财政部长很不愿意◈ღ✿,甚至阻挠很多◈ღ✿,但是它们非常坚定地加入◈ღ✿。有一句话非常重要k8凯发◈ღ✿,叫“得英国者得天下◈ღ✿,得中国者得未来”◈ღ✿,为什么?因为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不是像现在这样马上就统治了全世界◈ღ✿,而是借鉴了英国管理和统治世界的很多办法◈ღ✿,英国学者◈ღ✿、政治家给它们出了很多办法◈ღ✿,才建立了现代的体系◈ღ✿。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ღ✿,我们还是要跟比较先进的发达国家有一些合作和配合◈ღ✿。
2030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指出◈ღ✿,要建立世界级的创新中心◈ღ✿,而且要保持仅次于美国的整体科研优势◈ღ✿,依托英国的高等教育和完善的教育体系◈ღ✿,吸收国际的投资和高层次人才◈ღ✿。国际上有一个数学考试◈ღ✿,上海分别在2009年◈ღ✿、2012年考了第一◈ღ✿,所以英国政府让它的老师到上海来学习◈ღ✿,又让上海的老师到英国去指导◈ღ✿,目前正在研究中国上海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特点◈ღ✿。它的这些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ღ✿。
我们对印度的普遍认知是强暴妇女◈ღ✿、街上很乱◈ღ✿,但这只是一方面◈ღ✿,它在发展高等教育上很有想法◈ღ✿,甚至很有野心◈ღ✿。它要建立一个面向未来新世界的高等教育◈ღ✿,构建21世纪公平◈ღ✿、低成本◈ღ✿、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ღ✿。首先是公平◈ღ✿。其次是低成本◈ღ✿,中国是低成本◈ღ✿,但不是高质量◈ღ✿。最后是高质量◈ღ✿,美国是高质量◈ღ✿,但是美国不是低成本◈ღ✿。而且印度还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最好典范◈ღ✿,在互联网方面◈ღ✿、招生制度方面◈ღ✿、终身学习方面印度做了很多◈ღ✿。此外◈ღ✿,印度目前有4000万在校生◈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ღ✿,而且2020年前要再创造4000万个学位◈ღ✿,也就是说它到2020年要有8000万个学位◈ღ✿;并且它还在大学广泛传授知识和技能◈ღ✿,使学生成为具有全球性技能的企业家◈ღ✿,其人才规模不容小觑◈ღ✿。
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ღ✿:着眼于“两个百年”战略目标◈ღ✿,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ღ✿,全面建成现代教育体系◈ღ✿,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ღ✿;采取超常规发展教育方式◈ღ✿,全面提升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水平◈ღ✿。这是国家的目标◈ღ✿,我们在注重国家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个人的目标◈ღ✿:一是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ღ✿;二是让每个公民具有终身学习机会和终身学习能力◈ღ✿,成为世界教育中心之一◈ღ✿,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性教育强国◈ღ✿。
——第一步跨越◈ღ✿:2020年◈ღ✿,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ღ✿。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ღ✿,实现或超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ღ✿,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ღ✿,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ღ✿,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ღ✿,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ღ✿,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发达国家2010年平均水平◈ღ✿。
——第二步跨越◈ღ✿:2030年◈ღ✿,基本建成教育强国◈ღ✿。2021~2030年◈ღ✿,教育质量和教育竞争力◈ღ✿、影响力全面提升◈ღ✿;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战略转变◈ღ✿,跨入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行列◈ღ✿;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ღ✿,进入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ღ✿,接近美国即期教育发展整体水平◈ღ✿。
——第三步跨越◈ღ✿:2050年◈ღ✿,中国成为世界性教育强国◈ღ✿。人力资源竞争力进入发达国家行列◈ღ✿;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ღ✿;人力资源开发总量◈ღ✿、质量和竞争力居于世界前列◈ღ✿;中国教育发展思想◈ღ✿、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典范◈ღ✿。
举个例子◈ღ✿,教育部曾经派一个研究基础教育的司长到美国教育学会去讲学◈ღ✿,美国教育学会请了500人◈ღ✿,这个人既是司长又是博士◈ღ✿,又在美国读过书◈ღ✿。但是他说“我给美国教育学会500人做经验介绍◈ღ✿,讲到一半时人也走了一半◈ღ✿。”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做到用别人能听懂的语言◈ღ✿、能够接受的方式把中国故事讲清楚◈ღ✿。人家听不懂◈ღ✿,听完了以后不可学◈ღ✿、不知道怎么学◈ღ✿、不知道怎么做◈ღ✿,所以在这点上我们确确实实要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ღ✿、能够融通国际语言◈ღ✿、对国际朋友有很好的感情◈ღ✿、表达很符合国际规范的一批专家◈ღ✿。
中国教育发展的几个具体目标如下◈ღ✿:①全面普及有质量的15年教育◈ღ✿,让2亿学生享有共同发展的公平机会◈ღ✿。②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存量水平◈ღ✿,让9亿劳动者具备终身学习能力◈ღ✿。也就是说◈ღ✿,在职劳动者◈ღ✿、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ღ✿。③缩小区域教育发展整体差距◈ღ✿,整体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ღ✿。中国教育水平区域差距较大◈ღ✿,像北京东城区◈ღ✿、西城区等的教育水平比发达国家要好很多倍◈ღ✿,但是有些地方真的惨不忍睹◈ღ✿。④加快提升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水平◈ღ✿,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库与知识源◈ღ✿。⑤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学习型社会◈ღ✿。⑥建设最大规模◈ღ✿、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k8凯发◈ღ✿。⑦进入世界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行列◈ღ✿。
我们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中心和教育中心是漂移的◈ღ✿,从意大利◈ღ✿、德国◈ღ✿、英国到美国◈ღ✿,但是我们研究后发现不是这样的◈ღ✿,这些没有漂移◈ღ✿,未来2030年会在北纬30°~北纬40° 形成世界教育中心带◈ღ✿,这个“带”包括德国◈ღ✿、英国◈ღ✿、法国◈ღ✿、美国◈ღ✿、日本◈ღ✿、中国◈ღ✿,可能包括印度◈ღ✿。从唐朝时中国就是教育中心◈ღ✿,所以我们现在说“回归教育中心”◈ღ✿。
而且在未来的城市中心设计当中◈ღ✿,以北京为首◈ღ✿,还有上海◈ღ✿、成都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ღ✿,◈ღ✿,加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西安(西安平均受教育年限排在第三位◈ღ✿,高于天津)◈ღ✿,形成一个小的铁三角◈ღ✿。
(1)构建一个与中国大国地位或者中国强国地位相适应的◈ღ✿、开放的教育体系◈ღ✿。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一定要是开放的◈ღ✿,现在跟各个国家的大学◈ღ✿、中学◈ღ✿、小学◈ღ✿、幼儿园以及研究机构都有密切的联系◈ღ✿,中国现在有外国留学生500多万◈ღ✿,出国留学生有200多万◈ღ✿,没有回国的还有300多万◈ღ✿。我们要建立面向世界的◈ღ✿、开放的教育体系◈ღ✿。这里面包括中心城市建设的三级◈ღ✿,第一个以北京◈ღ✿、上海为主◈ღ✿,第二个以省级城市为主◈ღ✿,第三个以地级◈ღ✿、县级城市为主◈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三个策略◈ღ✿:第一◈ღ✿,以速度换时间◈ღ✿。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以快于发达国家50%的速度发展◈ღ✿,但我们仍然保持人力资源开发的高速度◈ღ✿、高层次◈ღ✿。第二◈ღ✿,反梯度战略◈ღ✿。以前教育部◈ღ✿、财政部的官员都是从大学过来的◈ღ✿,对基层不是很熟悉的◈ღ✿,在办公室里定政策◈ღ✿,资源都给了城市◈ღ✿,而对农村特别忽视◈ღ✿。现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一定要向农村倾斜◈ღ✿,而不能只注重大城市◈ღ✿。第三◈ღ✿,以质图强◈ღ✿。通过提高身体的质量达到强大◈ღ✿,而不是让我们越大越胖◈ღ✿。目前◈ღ✿,中国80%的文盲都是65岁以上的◈ღ✿,20年后◈ღ✿,这些文盲自然就退出了◈ღ✿,就像一个水池一样◈ღ✿,正的不断往里流◈ღ✿,负的不断往外流◈ღ✿,这样人力资源的水平会越来越高◈ღ✿。
(2)使中国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引领者◈ღ✿。当前中国对教育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ღ✿,我们已经开始由原来的徒弟慢慢变成了老师◈ღ✿,但是我们并没有做好当老师的准备◈ღ✿。这种情况下关键是思想的引领◈ღ✿,所以我们要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别人愿意接受◈ღ✿,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和愿意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的故事◈ღ✿、讲好中国的思想◈ღ✿、讲好中国的模式◈ღ✿。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如何现代化◈ღ✿,优秀的世界文化教育思想如何融入中国的现代实践◈ღ✿,以及如何把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ღ✿、国际化◈ღ✿。
我试着研究了一下教育思想◈ღ✿,提出了新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论◈ღ✿:第一◈ღ✿,传统优秀的中国文化思想◈ღ✿,如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ღ✿、终身学习等◈ღ✿,以及中华文化的其他优秀思想◈ღ✿。第二◈ღ✿,中国60多年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几代领导人思想的沉淀◈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ღ✿。第三◈ღ✿,世界的先进思想◈ღ✿。未来教育的国际化不是西化◈ღ✿,也不是美国化◈ღ✿,而是东方化+西方化◈ღ✿,未来的教育规划一定是统一标准+个性发展◈ღ✿。
(3)加大教育投入◈ღ✿,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ღ✿,提升大学创新培养能力◈ღ✿。联合国教育◈ღ✿、科学及文化组织提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不低于所有公共财政投入的15%~20%◈ღ✿,中国的接近15%◈ღ✿。
(4)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ღ✿。现在很多人都在“走出去”◈ღ✿,但是回来的越来越少◈ღ✿。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供好的公共服务◈ღ✿,把他们吸引到国内◈ღ✿。
(5)实现全民教育与人力资源持续开发◈ღ✿。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放慢脚步◈ღ✿,要谨记我们的教育任务还很艰巨◈ღ✿。
(6)努力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公共服务产品◈ღ✿。现在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ღ✿,因此◈ღ✿,中国要努力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参与者◈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留学目的国◈ღ✿,全面参与世界教育质量评估项目◈ღ✿,积极参与国际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ღ✿,成为世界重要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基地◈ღ✿,成为全球公共教育政策重要制定者◈ღ✿。
(7)要以贡献为导向◈ღ✿,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ღ✿。强调智力贡献和体力贡献◈ღ✿,所以要建立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流动激励制度◈ღ✿;建立体现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ღ✿;以企业为核心◈ღ✿,构建“核心人力资源”体系◈ღ✿;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ღ✿、尊重人才◈ღ✿、尊重贡献的社会文化氛围◈ღ✿。
按照我们的测算◈ღ✿,到2030年中国和美国预期人均受教育年限有可能缩短为1年以内◈ღ✿。1950年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11.9%◈ღ✿,我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ღ✿,2030年有可能达到美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的90%以上◈ღ✿。
世界给中国一点时间◈ღ✿,中国教育将给世界一个惊喜◈ღ✿。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ღ✿:“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ღ✿,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ღ✿!”
本文摘编自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ღ✿,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编《文津讲读会演讲录》(第一辑)之高书国文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趋势与战略构想◈ღ✿。
“文津讲读会”是国务院参事室◈ღ✿、《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和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项高端学术与文化活动◈ღ✿,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主题演讲◈ღ✿,并整理成册◈ღ✿。本书系《文津讲读会演讲录》(第一辑)◈ღ✿,包含“世界人力资源流动趋势及启示”◈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趋势与战略构想”◈ღ✿、“人力资源与创新”和“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流动趋势”四篇文章◈ღ✿;分别介绍了世界人力资源的流动趋势及如何帮中国企业走出去◈ღ✿,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构想及实施方案◈ღ✿,人力资源与创新◈ღ✿、创业与创新的相互作用◈ღ✿,经济新常态下谨慎乐观的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ღ✿。文津讲读会演讲录(第一辑)紧跟人力资源发展前沿动态◈ღ✿,内容翔实◈ღ✿。
下一篇 : 凯发K8国际官方|偏爱至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